商场饭店刷卡需谨慎,团伙作案盗取信用卡信息
商场饭店刷卡需谨慎 团伙作案盗取信用卡信息各位卡友都还不是很清楚吧,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,大家可以阅读一下,希望能给你带来参考价值。
最近,一群90岁的男生利用高科技工具,在各大商店和餐馆里派人卧底,顾客用信用卡支付时,他们就代表自己刷卡,从而窃取信息,抄信用卡偷钱。
今年4月,梁潇和另外四名老乡来到杭州。陈骁和他的关系最好。在这个团队中,梁潇是“领导者”,陈骁是“副手”。
到了杭州之后,梁潇先把大家送到各个商场、商业区实地踏勘,记下那些顾客多、生意火爆的餐厅;之后五个人分头进入这些餐厅打着应聘服务员的幌子工作。
这些“目标餐厅”是梁潇经过调查筛选后挑选出来的,是杭城比较知名的连锁餐厅,有的位于滨江、钱江新城,有的位于闹市区,因为地区比较繁华,每天的客流量非常大。
梁潇从他的家乡带来了一批微型读卡器。读卡器很小,类似一元硬币,很难找。
当顾客想用信用卡结账时,梁潇和其他人把方形读卡器藏在POS机旁边。银行卡只要通过读卡器的凹槽,卡信息就会自动传输到后台,整个过程只需要1秒左右。
当客户输入密码时,他们会站在一边偷看。
梁潇还在他的手机上安装了一个POS终端。通过这个软件,他可以实时查询刷卡的客户卡中的余额。
“现在消费信用卡的人越来越多,但是当你丢失密码的时候,90%的人都不会用手屏蔽,这可能会比较尴尬。”梁潇说,虽然复制卡信息很容易,但关键是要知道交易密码。顾客刷卡的时候,一般都是站在旁边后面偷看,一直没发现。
当银行卡信息和密码可用时,梁潇会派陈骁飞回广州,找熟悉的“技术人员”伪造一张“克隆卡”,然后把卡拿到自动取款机或地下银行提现。
至于管理和共享,该团伙有明确的规定:所有克隆的银行卡都由梁潇保管,密码分开记录;其他成员骗取的20%至50%的资金应作为“水龙头”交给梁潇。因为陈骁是“代理人”,知道一些伪造银行卡的技巧,所以他享受特殊待遇,可以少付钱,也可以不付钱。
最赚钱的时候,仅梁潇就拿了近50万元。今年4月21日,一位姓孙的男子和朋友去钱江新城餐厅吃饭。饭后他刷卡,付了300多块钱吃饭,期间密码被团伙成员偷偷记下。5月4日晚8点左右,梁潇等人使用克隆的银行卡,分三次从其账户中取走105万元人民币。
孙,四十多岁,从事建材生意。事后,他还起诉了银行,称银行的操作失误造成了自己的损失。直到警察让他做笔录他才反应过来——原来的银行卡被偷了!
据统计,截至今年7月11日,梁潇等人作案80余次,非法获利110多万元。其中,梁潇和陈骁在7月底被警方逮捕,另外三人仍然在逃。
梁潇说,他从网上学会了这种赚钱的方法,他们计划几个月后换个地方,以免在商店被发现。
其实用读卡器复制银行卡信息,盗取密码已经不是第一次了。去年11月,一名姓周的男子通过应聘服务员,从西湖文化广场的一家连锁餐厅窃取了客户的银行卡信息。被捕后,警方从他随身携带的读卡器中导出了300多条信息。
检察官提醒,在外面刷卡一定要特别注意,注意服务员刷卡的次数,注意他的刷卡动作。最好自己刷卡,不要把卡交给服务员。输入密码时,要用手或身体遮住,防止别人偷窥。密码设置不要太简单,最好不定期更改。
另外,打印好的交易单不要随意丢弃,因为上面有账号、卡号、客户卡等信息,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。
最后,常用银行卡要及时短信通知。一旦发生盗窃,持卡人可以及时发现,并通过报警、挂失或修改密码的方式将损失降至最低。